这是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厂,企业一路走来,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高大的厂房旁,粗壮、挺拔的雪松,见证着济锅的灿烂。
济锅是一个研制节能环保产品的优势企业,也是国内研制生物质锅炉最早的企业之一,现已成为低碳山东标杆企业 。
记者走进重型容器厂,只见锅筒内燃烧的天然气喷出红红的火苗,释放着温暖,为焊接做着预热。在这厂内,记者见到电焊四班班长程奎,他正忙着焊套管,一天下来得焊10多个。他今年32岁,干了10多年了,是公司劳模。他说:“最近天天加班,我们集团公司上半年的订单已订满。”他干着,累着,并快乐着,他的眼中透出的是对企业的信心和热爱。
记者在车间见到膜式壁冷作工张秀磊,他正在为水冷壁齐头精心划线。眼睛紧盯着,那么仔细、专注,看着他的认真、精熟,记者理解了为什么冷作工被称为“铁裁缝”。
在车间走走就会发现,这里的工作既需要精细,还需要力气,管子厂铆工二组组长孟令光说:“每天要弯制4到5吨锅炉管件,不能用机械吊装设备,全是手工拼接、搬抬。”他握了握记者的手,好大的手劲,记者深切感受了“工人阶级有力量”。
记者走进膜式壁厂,红色的行车在空中运行着,焊花在车间闪耀着。焊接六班班长陈富壮,34岁,是“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获得者。他对企业很有感情,父亲、岳父都是济锅的,爱人孙桂蓓也在重型容器厂。他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好,工人才好,家才好!”
陈富壮的班有13个人,春节期间他们要轮流加班。在这里“爱厂如家”不是个口号,是职工的肺腑之言。一个企业职工能把厂当成家爱了,能不兴盛嘛!
陈富壮又工作起来,焊花闪出耀眼之光。那焊花仿佛就是幸福之花。
陈富壮是幸福的。他说:“平时忙,没有空,春节放了假,与爱人一起,带着孩子在济南转转,玩玩……”说这话时,他的眼中,分明流露着幸福之光。
![]() 管子厂铆工二组组长孟令光说:“每天要弯制4到5吨锅炉管件,不能用机械吊装设备,全是手工拼接、搬抬。” |
![]() 膜式壁冷作工张秀磊在为水冷壁齐头精心划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