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工人报》报道:电焊工岗位过大年
-
发布日期:2012-04-27
浏览量: 字号:[ 大 中 小]

1月23日早7时30分许,身着节日盛装的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加班职工,匆匆忙忙赶往厂里,据悉,春节期间济锅集团有829名员工坚守岗位,加班生产。在这加班的人流里,要数锅炉制造业的第一大工种——电焊工最为辛苦。于是,记者走进济锅,亲历了电焊工们的大年初一。
放完鞭炮,点燃开工的“火炬”
记者来到济锅集团的西厂区,只见几位工人在集箱厂车间门口的空地上把一挂挂鞭炮排列成几条龙状,鞭炮响处,“长龙”飞舞。</p> 该厂焊工一组组长、济南市特殊贡献技师王军一边做着焊前的准备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种锅炉集箱的材料按工艺要求,施焊前必须将其焊接部位加热到150度以上,否则质量难以保证”。“气象预报说,济南今天的最低气温为零下12摄氏度,是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在这么低的气温下焊接,如何把握好额定温度进行施焊,对我们焊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一位焊工告诉记者。
今年春节,该厂共安排了70多位职工加班突击生产。为了赢得每一张订单,公司总裁吴建勋跑市场、访用户一直忙到临近春节,就在节前与四川一家用户签订了一个订货额高达1.19亿元的大项目。这个项目的5台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户要求2月份就开始交货,如此短的生产周期,如果不安排加班根本完不成任务交不了货”,厂长史兰意对记者说。
开完班前会,钻进“猫耳洞”
在重型容器厂20米多长的高压锅筒旁边,9名员工一字排开,站在队伍前面的焊接一组组长韩旭文高声喊着:“首先给大家拜年,祝各位员工及家人龙年大吉,阖家欢乐,幸福安康!今年春节加班的主要任务是焊接联盟化工的130吨/时锅炉汽包,生产中既要注意安全,又要保证质量。大家有没有信心?”“有!”
重型容器厂电焊一组的班前会结束后,员工们在组长韩旭文的带领下,两三个人钻进直径仅有140厘米的锅筒内焊接内部装置。一位焊工告诉记者,冬天和夏季是焊工最艰苦的日子,冬天钻进狭小的锅筒内,就像钻进“猫耳洞”,浓烈的烟气排不出来,人在锅筒里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夏季在高温条件下更是难以忍耐,尤其是焊接特殊材质的锅筒,温度高达150多度,锅筒里放上一块木桩,以防烫伤双脚,人在狭小的“猫耳洞”里猫着腰脚踩木桩干活,尽管身子无法直立,但干活时必须手脚利落,干活麻利,否则筒体温度降下来,就不能再施焊了。
拜完年,上演叼面罩“杂技”
走进厂房相对比较低矮的管子厂,记者看到员工们奔走相告,互相拜年,共同祝福龙年快乐。拜完年之后,不少电焊工倒穿着工作服,口叼电焊面罩,一手持焊丝,一手握焊枪,一会儿低俯着身子趴在一排排管子上施焊,一会儿蹲在成排的管子下面仰脸施焊,那姿势就如同杂技演员做着高难度的动作。
一位氩弧焊工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介绍说,“手工氩弧焊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一个氩焊工一天下来,要翻转搬动各种管子的总重量可达几千公斤;说它是个技术活,是因为工艺要求管子的每个焊口要百分之百检验,不允许不合格品出厂。”氩焊工焊接时戴面罩干活不方便,只能用嘴叼着面罩焊。时间一长,嘴里的牙齿逐渐都松动了。焊工们风趣地说:这是氩焊工特定的杂耍艺术。
济锅共有电焊工250余人,这个岗位是济锅最重要的岗位之一,总人数占一线工人的40%。目前,济锅已拥有各类技师204人,高级技师26人,其中焊接技师和高级技师达35人。
|
报道来源:2012年1月30日《山东工人报》 撰稿:孟祥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