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产量巨大的农作物秸秆。
化废为宝: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秸秆产生量也逐年增多。2010年,我国秸秆可收集量约为7亿吨,其中13个粮食主产区约为5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3%。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对于解决秸秆违规焚烧问题,稳定农业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
这位负责人说,秸秆综合利用是缓解资源约束的重要补充。秸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能可部分替代和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按热值测算,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开发利用秸秆能源,可有效增加农村地区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另外,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多用途和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也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7亿吨秸秆中含氮350万吨、磷80万吨、钾800万吨,相当于2010年全国化肥施用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生物降解性好,可替代木材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节约大量木材,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
另外,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4吨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吨粮食,可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综合利用途径不断拓宽
这位负责人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下,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5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70.6%,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他说,秸秆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和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秸秆能源化利用发生质的飞跃,从农户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
截至2010年底,全国投产和在建的秸秆直燃发电项目170多个,总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据测算,年可消耗秸秆3300万吨,其中已投产的装机容量约为150万千瓦。
工业领域应用发展迅速,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部分产品已在奥林匹克公园、奥运村、世博会等多项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
通过自主创新、引进吸收,我国多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突破: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秸秆联合收获、粉碎、拾拣打包等机械装备得到应用推广;自主研发的秸秆人造板黏合剂已实现甲醛零排放,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我国秸秆直燃发电消耗秸秆约1800万吨,带动农民就业和周边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消化秸秆1.07亿吨,有力的改良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养畜消耗秸秆2.18亿吨,相当于节约粮食5000万吨。
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5大领域争取重大突破
这位负责人说,《实施方案》提出:到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15年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根据《实施方案》,到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6亿亩;建设秸秆饲用处理设施6000万立方米,年增加饲料化处理能力3000万吨;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原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13%。
《实施方案》提出“十二五”时期秸秆综合利用应坚持农业优先、多元利用;坚持市场导向、政策扶持等原则。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五个领域开展综合利用。
首先,我国将继续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鼓励农民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方式,有效提高秸秆肥料利用率。
其次,我国将在秸秆资源丰富的牛羊养殖优势区,鼓励养殖场(户)或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秸秆饲料。
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我国将继续重点推广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一批秸秆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
我国将不断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科学利用秸秆制浆造纸,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和制作工艺品,试点建设秸秆生产木糖醇、秸秆生产活性炭等工程。
他说,我国还将大力发展秸秆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我国将实施秸秆循环型农业示范等一系列工程,力争到2015年,秸秆生态循环农业工程秸秆综合利用量,占项目所在地区秸秆总量的10%以上。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保证《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我国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按年度逐级分解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目标考核。
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我国将研究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
信息来源:2012年1月9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