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学成才,成为济锅唯一的编程人——记公司劳模、金结厂冷作工韩道波
共产党员韩道波1997年7月从济锅技校毕业后进入公司,被分配到金属结构厂以冷作工的身份从事设备操作。2012年他开始自学数控编程,步入金结厂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的操作。作为金属结构厂唯一一名自学成才的数控编程人员,如今他已成为金结厂乃至全公司数控设备编程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实,韩道波入厂后的第二年就从企业应征入伍,3年的军旅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2001年服役结束后,他又重新回到金属结构厂从事手工气割下料、集箱气割开孔等工作。2012年金属结构厂为数控切割机编程的员工离职后,使该岗位人员空缺,无人能编程及操作数控切割设备。眼看着需在数控切割机上加工的活越积越多,厂领导心急火燎。此时韩道波主动请缨,提出通过自学掌握这一编程技艺。为了尽快掌握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编程技艺,他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翻阅各种资料,午休的时候,别人都在休息,他却孜孜不倦的学习编程。功夫不负有心人,韩道波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对简单图形进行编程和操作下料。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他将金结厂数控编程下料工作全部承担起来。
2015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影响,公司订单相对减少,而来之不易的订单往往条件苛刻,生产周期短、交货时间紧。最为突出的是667脱硫脱销产品,由于该产品结构复杂,2台锅炉产品需在数控气割机上编程下料的钢板就达几十吨,任务十分艰巨,再加之厂领导为了确保667生产任务按期完成,安排了3个班组5个铆工合对区同时开工,无形中给数控下料工序造成更大压力。为了不耽误后续工序5个铆工合对区正常作业,韩道波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
编程中,韩道波从编程准确、输入数据无误的角度出发,严细认真、一丝不苟,一遍遍校对、一次次检查,避免输入错误给数控切割下料造成不可逆的失误。在下料过程中,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原材料放置平整,防止切割时切割嘴出现震动,致使切割后的钢板尺寸出现误差甚至不能使用,以至于造成材料浪费。尤其遇到不锈钢产品或零部件较多、较复杂的材料时,韩道波都是先细致排料,合理变换排料顺序、方式,尽可能的省料,争取在有限的板料上切割最多的零部件。2015年8月份,金结厂承担了生产667
燃烧器的任务,9米多长的法兰板需要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上下料生产,合对工序中的2张法兰板要进行最后的组装,如果尺寸偏差较大,就无法保证几十个螺栓孔正常对接。尽管该燃烧器是首次在厂内生产,没有任何生产经验,接到编程下料任务的韩道波毫不畏惧,仔细编程,认真校对,在最后的下料过程中更是小心翼翼,把尺寸偏差降到了公差范围内的最小值,保证了产品的正常合对。这也使667燃烧器生产任务得以按期顺利完成。
其实,韩道波入厂后的第二年就从企业应征入伍,3年的军旅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2001年服役结束后,他又重新回到金属结构厂从事手工气割下料、集箱气割开孔等工作。2012年金属结构厂为数控切割机编程的员工离职后,使该岗位人员空缺,无人能编程及操作数控切割设备。眼看着需在数控切割机上加工的活越积越多,厂领导心急火燎。此时韩道波主动请缨,提出通过自学掌握这一编程技艺。为了尽快掌握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编程技艺,他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翻阅各种资料,午休的时候,别人都在休息,他却孜孜不倦的学习编程。功夫不负有心人,韩道波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对简单图形进行编程和操作下料。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他将金结厂数控编程下料工作全部承担起来。
2015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影响,公司订单相对减少,而来之不易的订单往往条件苛刻,生产周期短、交货时间紧。最为突出的是667脱硫脱销产品,由于该产品结构复杂,2台锅炉产品需在数控气割机上编程下料的钢板就达几十吨,任务十分艰巨,再加之厂领导为了确保667生产任务按期完成,安排了3个班组5个铆工合对区同时开工,无形中给数控下料工序造成更大压力。为了不耽误后续工序5个铆工合对区正常作业,韩道波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12点。
编程中,韩道波从编程准确、输入数据无误的角度出发,严细认真、一丝不苟,一遍遍校对、一次次检查,避免输入错误给数控切割下料造成不可逆的失误。在下料过程中,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原材料放置平整,防止切割时切割嘴出现震动,致使切割后的钢板尺寸出现误差甚至不能使用,以至于造成材料浪费。尤其遇到不锈钢产品或零部件较多、较复杂的材料时,韩道波都是先细致排料,合理变换排料顺序、方式,尽可能的省料,争取在有限的板料上切割最多的零部件。2015年8月份,金结厂承担了生产667
燃烧器的任务,9米多长的法兰板需要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上下料生产,合对工序中的2张法兰板要进行最后的组装,如果尺寸偏差较大,就无法保证几十个螺栓孔正常对接。尽管该燃烧器是首次在厂内生产,没有任何生产经验,接到编程下料任务的韩道波毫不畏惧,仔细编程,认真校对,在最后的下料过程中更是小心翼翼,把尺寸偏差降到了公差范围内的最小值,保证了产品的正常合对。这也使667燃烧器生产任务得以按期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