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发明提高工效和质量——记公司劳模、机械加工厂钳工李琰
1997年参加工作的李琰,在机械加工厂钳工岗位上已奋斗了16个年头。16年里,他好学上进,刻苦钻研本岗业务,使自己具备了厚实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好成绩。他以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过硬的技能水平,跻身机械加工厂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之列。生产中他敢打敢拼,多次承担厂里的重大任务,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完成工时量名列全厂前茅,成为生产上的排头兵。
工作中李琰善于观察问题、总结经验,并通过创新发明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不断提高功效和质量。李琰在工作中发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变化,许多老工艺、旧办法已无法适应新炉型的要求,并给员工的生产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琰采用所学的钳工知识,把以前的各种模具重新进行加工改造,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使老模具焕发新魅力,不但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2012-537-1汽包内装旋风分离器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厂遭遇了因误差变形,导致下料对接螺旋焊缝不吻合的问题。李琰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认真分析后,决定把几个组件的问题合并在一起解决。他经过反复多次摸索实验:终于使下料后焊接成型的部件各部位形位公差完全达到了图纸要求,最终解决了焊缝不吻合的问题。李琰摸索出的这套操作方法在机械加工厂推广应用后,不仅使整台487锅筒内部装置蜗壳式旋风分离器一次焊接全部合格,而且提前2个月把完工产品转向了下一生产厂。为了解决“端盖钻孔与攻丝工序”钻孔精度低、孔间距难以保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李琰认真查找技术资料并反复试验,制作了一些精巧的辅助工具,改进了钻孔攻丝的加工工艺,不仅使钻孔加工精度低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在保证产品一次合格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